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2010年城乡建设档案工作要点的通知

时间:2024-07-13 12:22:5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37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2010年城乡建设档案工作要点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2010年城乡建设档案工作要点的通知

建办厅函[2010]481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划委、规划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现将《2010年城乡建设档案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六月七日




2010年城乡建设档案工作要点



  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中心工作,2010年全国城乡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工作要突出抓好四项工作:

  一、着力抓好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

  开展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工作的调研和检查,制定印发关于地下管线档案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归档移交的政策文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制定贯彻落实《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36号,以下简称《办法》)的实施细则,并对所辖市县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积极开展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试点示范。

  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制定贯彻落实《办法》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按照“不欠新帐,逐步还清旧账”的原则,以新建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为重点,将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纳入地下管线工程规划、建设管理程序,确保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及时移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实现对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的动态监管。

  二、积极开展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

  加强标准规范建设,抓紧制定出台行业标准《建设电子档案元数据标准》。统筹规划和指导各地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制定印发《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实施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开展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试点示范,推动本地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按照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的工作部署,与对口协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协商安排城市之间的对接方案。

  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城建档案管理软件的配备和计算机设备、网络网站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电子文件制作、归档和移交工作的指导,积极开展电子档案的接收和收集,稳妥有序地进行纸质档案数字化,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为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奠定基础。

  三、大力推进中小城市城建档案工作

继续对部分省、自治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城市城乡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建办[2007]68号)情况进行抽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切实履行对城建档案工作的指导职责,督促、指导中小城市建立健全城建档案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保证年内90%以上的县和县级市落实机构和专门人员,全面开展城建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并于12月31日前,将本地区中小城市城建档案机构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书面报告我部。

  中小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高度重视城建档案工作,落实负责城建档案工作的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有条件的中小城市要建立城建档案馆(室)。要把工程档案的报送纳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程序,努力收集和保存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城建档案,为记录城乡建设发展历程和日后工作查考留下宝贵资料。

  四、加强住宅工程档案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和责任的通知》(建市[2010]68号)精神,加强对各地住宅工程档案管理的指导,并适时进行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也要加强检查和指导。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通过举办培训、组织现场经验交流等方式,指导住宅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做好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确保工程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并及时移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城建档案执法检查,抓好机构队伍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积极开展城建档案管理综合评估,使城建档案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建设用地管理办法》的决定

上海市政府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建设用地管理办法》的决定
上海市政府



市人民政府决定对《上海市建设用地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条修改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第四条第二款修改为:
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建设用地计划应当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项建设用地应当根据经批准的城市建设规划和乡(镇)村建设规划,严格按照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执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由上海市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计委)会同市土地局统一下达。区、县建设用地如确
需超过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的,须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第四条增加第三款: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时,应当一并报告建设用地计划的执行情况。
四、第六条第二款修改为: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上取土、挖沙、采石、采矿、建坟、开挖鱼塘和倾倒垃圾、渣土等废弃物。
五、第九条修改为:
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或者经市主管部门批准的国家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持国务院主管部门或者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其他批准文件)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按本办法规定的批准权限提出建设用地申请。
中央各部门和外省市在沪单位、军队单位的建设项目,应在市计委纳入计划后,方可提出建设用地申请。
六、第十一条修改为:
因国家建设征用或划拨下列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向市土地局提出申请,由市人民政府批准:
(一)中央各部门和外省市在沪单位、市属单位、军队单位投资的建设项目用地;
(二)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要地区、重要路段、蔬菜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区、绿地等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用地;
(三)区、县属单位进行旧区、旧镇改造,搬迁中央各部门和外省市在沪单位、市属单位、军队单位所需的易地安置用地;
(四)区、县的建设项目需要使用的其他区、县的土地;
(五)市属国营农场、林场、牧场、渔场和军队所属农场的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将耕地改为非耕地的农业建设用地;
(六)中央各部门和外省市在沪单位、市属单位、军队单位的带征土地;
(七)市人民政府认为应当由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
(八)区、县人民政府批准权限以外的土地。
因国家建设征用耕地一千亩以上,征用其他土地二千亩以上的,包括一个建设项目同时征用耕地一千亩以下和其他土地一千亩以上合计为二千亩以上的,由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七、第十二条修改为:
浦东新区内的建设用地,除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七)项规定外,由浦东新区行政机关批准。
八、第十三条修改为:
除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外,对各区、县内的建设用地批准权限作如下规定:
(一)县人民政府的批准权限为:
1、征用耕地五十亩以下的;
2、划拨国有土地五十亩以下的;
3、征用其他土地一百亩以下的;
4、一个建设项目同时征用耕地、划拨国有土地五十亩以下,征用其他土地一百亩以下,合计为一百亩以下的。
(二)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人民政府的批准权限为:
1、征用耕地三十亩以下的;
2、划拨国有土地三十亩以下的;
3、征用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下的;
4、一个建设项目同时征用耕地、划拨国有土地三十亩以下,征用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下,合计为六十亩以下的;
5、宝山区人民政府对长兴乡、横沙乡建设用地的批准权限,可以按本条第(一)项规定执行。
(三)除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外,其他各区人民政府的批准权限为:
1、征用耕地十五亩以下的;
2、划拨国有土地十五亩以下的;
3、征用其他土地三十亩以下的;
4、一个建设项目同时征用耕地、划拨国有土地十五亩以下,征用其他土地三十亩以下,合计为三十亩以下的。
九、第十六条修改为: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使用的土地,应根据总体设计一次申请批准,不得化整为零。分期建设的项目,应当根据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进度分期申请用地。
十、第二十五条修改为:
征用集体所有土地需要搬迁农民或乡(镇)企业的,应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时,按规定的用地标准同时审批安置用地。需要给予拆迁补偿的,由市或区、县土地管理部门按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第二十九条修改为:
需要安置的劳动力,按照谁用地谁负责安置的原则,由市或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市或区、县劳动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会同被征地单位、征地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按下列规定安置:
(一)凡已被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录用的合同制职工和临时工,经劳动部门审查同意,就地转为该企业职工,工龄自进入该单位之日起连续计算,其安置补助费由征地单位支付。
(二)对个别有生产技能和专长的被征地农民,经本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并向当地劳动部门备案后,可自谋出路,由征地单位一次性发给安置补助费,征地单位以后不再重新安置。
(三)按本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安置后剩余的劳动力,可以由征地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自行安置,也可以由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其从事农、工、副业生产和第三产业,或者委托劳动部门组织培训并推荐安置。
(四)因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大市政建设项目用地需要安置的劳动力,可由市劳动局在全市招工计划中优先安排。其中,凡已在规划保留的乡(镇)村办企业、城乡联营企业中工作的,继续留在原企业,征地单位不再另行安置,但应支付安置补助费。
(五)市人民政府另有规定的,按市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对暂时难以安置的劳动力,可由区、县或乡(镇)人民政府安排临时工作或发给生活费进行过渡,直至安置落实为止。对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安置的,在十二个月内由征地单位发给基本生活费;超过十二个月的按待业处理。
十二、第三十七条修改为:
因乡(镇)村集体建设需要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应持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其他批准文件)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向县(区)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报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十三、第三十八条修改为:
因乡(镇)村建设需要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其批准权限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十四、第四十四条修改为:
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五条对国家建设用地的规定,同时适用乡(镇)村建设用地。
十五、第五十三条修改为:
擅自取土、挖沙、采石、采矿、建坟、开挖鱼塘和倾倒垃圾、渣土等废弃物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可并处以每平方米土地一元至三元的罚款;其中,非法牟利的,没收非法所得。
本决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附:《上海市建设用地管理办法》修改前的有关条文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四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建设用地单位,应当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管理。
各项建设用地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城市建设规划、乡(镇)村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执行。本市的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由市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计委)会同市土地局统一下达。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上擅自取土、挖沙、采石、采矿、建坟等。
第九条 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或者经市主管部门批准的国家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持国务院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其他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按本办法规定的批准权限提出建设用地申请。
中央各部门和外省市在沪单位、军队的建设项目,应在市计委纳入计划后,方可提出建设用地申请。
第十一条 因国家建设征用下列集体所有土地或划拨下列国有土地的,向市土地局提出申请,由市人民政府批准:
(一)中央各部门和外省市在沪单位、市属单位、军队需要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或划拨国有土地的;
(二)区属单位需要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或划拨使用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要地区和路段范围以内的国有土地的;
(三)县属单位在市区、浦东新区规划城市化地区、市工业区和风景区规划范围以内用地的;
(四)区、县属单位进行旧区、旧镇改造,搬迁中央各部门和外省市在沪单位、市属单位、军队,需要易地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或划拨国有土地安置的;
(五)区、县属单位跨区、县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或划拨国有土地的;
(六)市属国营农场、林场、牧场、渔场和军队所属农场的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将耕地改为非耕地的农业建设用地;
(七)划拨使用中央各部门和外省市在沪单位、市属单位、军队带征土地的;
(八)区、县人民政府批准权限以外的土地。
国家建设征用耕地一千亩以上,征用其他土地二千亩以上的,包括一个建设项目同时征用耕地一千亩以下和其他土地一千亩以上合计为二千亩以上的,由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第十二条 在市区、浦东新区规划城市化地区、市工业区和风景区规划范围以外,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下列集体所有土地或划拨下列国有土地的,向土地所在地的县(含宝山区,下同)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县人民政府批准:
(一)县属单位征用集体所有土地和划拨国有土地合计三亩以下的;
(二)旧镇改造项目划拨国有土地十亩以下,或划拨国有土地和征用集体所有土地(其中征用土地在三亩以下)合计十亩以下的;
(三)县属单位建设项目或旧镇改造项目,搬迁中央部门和外省(市)在沪单位,市、区属单位,在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范围内安置用地的。
第十三条 划拨使用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要地区和路段范围以外的下列国有土地的,向土地所在的区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区人民政府批准:
(一)区属单位进行旧区改造项目需划拨使用本区范围内国有土地的;
(二)以区属单位投资为主与中央各部门和外省(市)在沪单位、军队、市属单位联合进行旧区改造项目,划拨本区范围内国有土地十亩以下的。
第十六条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使用的土地,应根据总体设计一次申请批准,不得化整为零。分期建设的项目,应当根据设计任务书确定的进度分期申请用地。
第二十五条 征用集体所有土地需搬迁农民住宅或乡(镇)企业的,应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时,按规定的用地标准同时审批建房用地。需要给予拆迁补偿的,由市或县土地管理部门参照《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第二十九条 需要安置的劳动力,按照谁用地谁负责安置的原则,由市或县人民政府组织劳动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会同被征地单位、征地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按下列规定安置:
(一)凡已被国营、城镇集体企业录用的合同(制)工和临时工,经劳动部门审查同意,就地转为该企业职工。工龄自进入该单位之日起连续计算。由征地单位支付安置补助费。
(二)对个别有生产技能和专长的征地农民,经本人申请,乡人民政府审核,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向当地劳动部门备案后,可自谋出路,由征地单位一次性发给安置补助费。征地单位以后不再重新安置。
(三)通过本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途径安置后剩余的劳动力,可以由征地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自行安置;也可以由区、县人民政府组织发展农、工、副业生产或第三产业;也可以委托劳动部门组织培训并推荐安置。
(四)属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大市政建设项目,可由市劳动局在全市招工计划中优先安排。其中,凡已在规划保留的乡(镇)村办企业、城乡联营企业中工作的,继续留在原企业,征地单位不再另行安置,但应支付安置补助费。
对暂时难以安置的劳动力,可由县或乡人民政府安排临时工作或发给生活费进行过渡,直至安置为止。对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安置的,在十二个月内由征地单位发给基本生活费;超过十二个月的按待业处理。
第三十七条 乡(镇)村集体建设需要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应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其他文件以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向县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八条 因乡(镇)村建设,需要使用下列集体所有土地的,由县人民政府批准:
(一)使用集体所有土地(包括将耕地改为非耕地)五亩以下的;
(二)在经批准的详细规划范围内进行综合开发的乡、镇建设使用集体所有土地十亩以下的。
超过前款各项批准权限和使用市区、浦东新区规划城市化地区、市工业区和风景区规划范围以内集体所有土地的,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五条对国家建设用地的规定,同时适用乡(镇)村建设用地。
第五十三条 擅自取土、挖沙、采石、采矿、建坟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可并处以每平方米土地一元至三元的罚款。其中,非法牟利的,没收非法所得。



1994年11月21日

关于印发鼓励留学人员来安徽工作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鼓励留学人员来安徽工作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鼓励留学人员来安徽工作的若干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鼓励留学人员来安徽工作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鼓励和吸引留学人员来安徽工作,充分发挥留学人员的科技专长和对外联系的桥梁作用,加速我省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外留学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留学人员是指:国家公费、各类公派、自费出国学习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在国内已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并到国外学习、进修取得一定成果的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等。
第三条 设立安徽省留学回国人员工作站(与省人事局流动调配处合署办公,以下简称工作站),负责留学人员来安徽工作的安置、管理、服务和咨询等项工作。
第四条 留学回国人员可以到安徽的国家机关和全民企、事业单位工作,也可到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民营科研机构工作。
留学回国人员在安徽可自办或合办民营科技企业、股份制企业;也可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向各类企业作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合作和技术入股;还可用个人或在外注册公司名义来安徽投资。
留学回国人员来安徽工作,可以长期定居,也可以短期应聘,受聘单位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
第五条 留学回国人员来安徽工作,根据“对口择业、双向选择”的原则,可由本人或委托国内亲友联系落实接收单位;也可通过工作站联系落实接收单位。用人单位也可自行物色在外的留学人员。
第六条 凡来安徽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应向工作站提交下列资料:
(一)留学生须提供本人护照、国外学历证明、学位证书及成绩单和有关论文复印件。
(二)访问学者或进修人员须提供本人护照、国内学历证明、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的有效证明以及有关论文、成果证明的复印件。
第七条 接收留学回国人员的单位,如受编制、录用指标、工资总额等限制的,可向当编制、人事等部门提出申请,有关部门应及时予以解决。
留学回国人员在安徽工作期间,凡需受聘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按规定程序评审,不受指标限制。
留学回国人员原在国内有公职的,在落实接收单位后,出国前与回国后的工作年限可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第八条 留学回国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也可由接收单位(或聘用单位)与留学人员协商确定。
第九条 接收单位应优先解决留学回国人员的住房;鼓励留学回国人员购买商品住宅,接收单位可资助部分资金。短期来安徽工作的留学人员,由聘用单位出资租房居住。
第十条 留学回国人员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的户口可随迁到留学回国人员工作所在地落户。其配偶有正式工作的,优先办理调动手续;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系农村户口的,照顾解决“农转非”,不受正常指标限制。
公安和粮食部门根据地市以上政府人事部门出具的有关办理入户、粮油关系的证明,办理留学回国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入户和粮油供应手续,并免收城市人口增容、城市建设、城市综合开发补偿费。
第十一条 来安徽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参加或进行专项科研活动,接收单位应作出妥善安排,帮助解决所需科研经费。
第十二条 留学人员向国际市场推销安徽产品、为安徽引进项目或研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受益单位应给予一定的报酬。其报酬的提取,由受益单位和留学人员按双方合同或协议办理。
第十三条 已获得外国永久居留权或已加入外国国籍的留学人员,申请来安徽长期工作或永久定居的,海关凭省人事局出具的证明,对其自用的安家物品,按国家规定准予免税放行。
第十四条 留学回国人员在安徽工作期间取得的合法收入,可按国家规定购买外汇,通过指定银行汇出国(境)外或赁其签发的出境许可证携带出境。
第十五条 留学人员为安徽作出突出贡献的,由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给予奖励;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人员,还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第十六条 凡来安徽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如要再次出国工作或学习的,有关部门要根据来去自由的原则简化审批手续。短期回国的留学人员,只要持有我国有效护照和外国再入境签证,即可随时出境,不再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 派遣留学人员的单位应加强与在外留学人员的联系,主动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向他们介绍国内、省内的情况,鼓励他们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省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4年2月22日